『幸福多利‧友善校園 Easy Go 』  
          友善的體驗活動:在拼貼的藝術創作中遇見自己 | 
      
      
        前言……  ◎tipus 
           
          在一場親子講座上,一位爸爸很幽默的回饋他與太太的親子教養課題。他說;他的太太每次上了成長課回家,就是要家人、孩子配合她所學的方式,要求他和孩子調整或改變,讓他不勝其擾;到底是要鼓勵她繼續上課好呢?還是不要?他覺得好兩難呀! 
           另一段母女的對話,一個孩子問她媽媽:「妳會不會因為心情不好,就把情緒帶到別人身上?」媽媽回說:「在外面對別人不會,但我必需誠實的說;回到家對自己的家人,會!我知道媽媽心情不好時對你們會變得比較沒有耐性,人沒有完美的,這也就是我為什麼一直在調整一直在學習的原因。」 
           親愛的朋友;你會因為看不慣家人或他人的現況,不忍別人受苦,而想要改變他人的衝動和企圖嗎?尤其是親密的家人、孩子或好朋友。當我們觀看自身所投射在外的種種「不可以」、「不允許」、「不習慣」、「不忍或捨不得」時,也許我們必須回到自己的身上,審視一下自己無形的價值觀,而透過自我探索的體驗活動,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有助於父母了解自身,讓那些箝制生命力,想要改變他人的信念離開。改變未必有改善,它需要時間、歷程和等候。愛是無條件的尊重與悅納,愛是正向的思維和全然的信任;愛是無條件真誠放鬆的疼惜自己。因為,當你愉悅的接納自己時,家人孩子會因著你的調整改變而更加的親密幸福,此時,最好的說服就發生了!   | 
      
      
         
  | 
      
      
        | 我的八個角色臉譜    ◎螢火蟲媽咪 | 
      
      
        前言 
          活動帶領老師要我們拍照是對的,因為以下這些東西,在完成後幾分鐘後,跟著老師的活動過程走下去後,就通通不見了!有的被撕掉,有的被其他人拿走了,有的甚至是因為活動抉擇而揉掉了;到最後通通進了回收箱,一樣也沒留。此時此刻,驀然回首,生命中的角色因著生命階段的發展而緣起緣滅。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藉由角色臉譜重新和自己的內在做個小小的連結,停下腳步聆聽自己的內在與呼吸,靜靜的聆賞當下的自己……。  | 
      
      
          | 
      
      
        這是一個放鬆又好玩的多媒材生活美學課程。老師邀請我們 在自己的諸多角色中,選出八個主要的角色寫出來。並為八個角色所擔當或承擔的責任或功能,寫出至少四個形容詞,靜靜的感受角色所帶來的歡愉或是責任等。 
           夥伴們帶來了許多過期的期刊和書報雜誌,忍不住好奇的多看了幾眼一些美美的圖片,在隨著老師的引領,把場中的雜誌一頁頁撕開舖在地上,並各自依據自己的八個角色挑選八張圖片。我為自己留下此次活動的拍照記錄......。   | 
      
      
        
          
              | 
            第一張是「最重要的角色」 
               媽媽的角色就像這條電線插座一樣 
               隨時要充滿電力和能量  
              能成為孩子最有power的支持 
               在讀自由書寫時為這個角色掉了淚 
               其實我寫的都是自己心裡一再反覆告訴自己的話 
               掉淚多為自責 
              自責自己沒有做好這個角色  
              自責自己還有很多不好不夠 
               自責自己總是說的多做的少……   | 
           
          | 
      
      
        
          
              | 
            第二張是  次要角色  
              太太這個角色雖然放在次要角色  
              但在我的實際生活中卻是佔最少的 
               雖然我想和愛一起逐夢  
              但以目前來說  
              是圖裡大大的驚嘆號  
              驚慌  
              嘆息  
              問號 
               ……   | 
           
          | 
      
      
        
          
              | 
            第三張是  不能勝任的角色 
               我在門裡面  
              不知道門外的世界怎樣才是有趣 
               婆婆很好  
              只是這麼多年了 
               我還是無法融入這個角色 
               我謹慎 
               我怕做錯  
              我不太有聲音  
              我沒有自己 
              ……   | 
           
          | 
      
      
        
          
              | 
            第四張是 最沒有負擔、最享受的角色  
              哈哈哈  
              一通電話 
               一個問候 
               一杯咖啡 
               一餐美食 
               一生情誼 
               朋友的角色就是如此輕鬆自在  
              分享的快樂 
               勝過獨自擁有 
              ……   | 
           
          | 
      
      
        
          
              | 
            第五張是 最能轉換及學習的角色 
               心靈的收獲和成長就像財富一樣 
              是富足的 
              六七年來的志工生活一直都是開心歡喜的 
              尤其是上了認輔志工課後更是獲益良多 
               或許說 
              付出無所求是快樂的吧 
              ……   | 
             
            | 
      
      
          | 
      
      
        剩下三張 自己決定及命名  | 
      
      
        
          
              | 
            第六張 感恩的角色....  
              先生排行最小上頭有四個姐姐一個哥哥, 
                姐姐們對我真的很好  
              在自家中身為大姐的我一向都是照顧別人 
                和出聲音的份  
              但婚後面對先生的家庭, 
                我變成了個聽話和被照顧者  
                只是有時也會有壓力。 
               當她們說著弟弟如何如何時?我無能為力。  
                我是一個無法改變先生的太太, 
                或許就是有這麼多照顧先生的姐姐  
                所以先生才會這麼……。 
               唉!難言啊  
              謝謝姐姐們! 
                尤是三姐, 
                我和女兒的出遊照幾乎都是三姐的陪伴 
 也是她的熱情拉我一把的  
  我感恩著   | 
           
          | 
      
      
        
          
              | 
            第七張 自我挑戰的角色  
              這是我的工作我的挑戰  
              當腦力和體力打結時  
              我得花加倍的時間來負荷 
               但我樂在其中 
               ……   | 
           
          | 
      
      
        
          
              | 
            第八張 永遠最愛的角色  
              我喜歡學習, 
                不管是什麼只要上了課我就是"乖學生";  
                從小到大都一樣,記得學生時,  
                男朋友(就是現在的老公啦)曾經為了 
                我不願蹺課而跟我吵架 
               學生時代當學生, 
                或許是為了考試為了升學為了盡好學生的責任  
出了社會當學生; 
是為了喜愛而學為了自我成長而學 
               
                喜歡到處學東西的我一直都沒變過  
                也確定它會陪著我到永久  
                 
              是我未來歡喜的生活方式  
              活到老學到老是目標也是期待 
               期待自己  
              成長再成長 
              ……   | 
           
          | 
      
      
          
          八個角色臉譜  
          謝謝tipus老師的活動 
讓自己又重新的洗禮了一次   | 
      
      
          | 
      
      
        | 延伸到親子或兒童遊戲可以怎麼做呢? | 
      
      
        |   遊戲所帶來的愉悅和魅力,大人與小孩都無法抵擋。當下遊戲和專注的聆聽,聽孩子說自己的故事,就是最好的關係建立與連結;只要專注的聆聽,並將聽到的彙整記錄回饋給他們,就是最好、最溫馨、最美的陪伴方式。遊戲是孩子的本能,遊戲也可以是一種學習,讓人可以更清楚自己或對方的感受;更可以是一種心情分享,透過故事讓彼此的心情得以開啟、認識與了解。讓我們以活潑化的遊戲活動,搭起與孩子陪伴、溝通的橋樑。  
          
          一二三木頭人(改成一二三,你是誰?) 
          
          活動器材: 
          一張大圓形畫紙、一張略大於圓畫紙的圓形瓦楞紙板、各式舊雜誌、剪刀、膠水、色筆、打洞器、掛繩  
          活動內容: 
          螢火蟲媽咪已經介紹了自己的各種角色,那小朋友你呢?想想看在生活中自己扮演了哪幾個角色呢?例如:  
          我是爸爸的的孩子。怎麼樣的孩子?傷腦筋的孩子。  
            我是媽媽的孩子。怎麼樣的孩子?最寶貝的孩子。 
我是手足(排序稱謂)的弟弟。怎麼樣的弟弟?有點兒頑皮的弟弟。  
我是老師的學生。怎麼樣的學生?普普通通的學生。  
我是同學的好麻吉。怎麼樣的好朋友好麻吉呢?可以講秘密的好麻吉。  
我是阿嬤(重要他人)的孫子。怎麼樣的孫子呢?會賴皮的孫子。  
          
            - 這裡準備了各式各樣的舊雜誌,裡面有好多不同的圖片,現在要請小朋友們選出自己最     重要或最喜歡的五個角色,然後在這些雜誌中分別找出最適合這些角色的圖片然後分別     把它剪下。 
 
            - 接下來在圓形的畫紙上,從中心點向外畫出五條線,畫完後會出現五片披薩,這五片披     薩的大小你可以自己決定,完成後把這五片披薩沿著線條剪下來。 
 
            - 把之前剪下來的角色圖片分別貼在這五片不同大小的披薩上面。舉例來說:如果你覺得     我是媽媽的孩子這個角色最重要或最喜歡,你就貼在最大的披薩上面,如果我是同學的     好麻吉這個角色第二重要或第二喜歡,你就貼在第二大的比薩上面。 
 
            - 貼好後請用色筆寫上角色名稱和一句形容詞,還可以為這片披薩畫上你喜歡的配料哦!
 
            - 最後再將這五片披薩組合在圓形瓦楞紙板上變成一張大披薩,於上頭打個洞,繫上掛繩        後,屬於小朋友自己的角色比薩派就完成囉! 
 
           
          
          小朋友,我們現在要來分享自己的披薩了,可以從你最大或最喜歡的一片開始分享起, 
            告訴大家這片披薩的角色和寫上的形容詞或者其中有什麼小故事都可以喔!  
          用心聆聽、讀畫,看見孩子內在的生活經驗,另一種情緒的表達和成長的記錄。  
          在拼貼的藝術創作中,用發現的五感 看見孩子遊戲、創造的潛能與天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