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不只是遊戲~我的分身

前言……

要讓孩子認識、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遊戲直接體驗。

成長中的孩子,身體的變化是快速乃至劇烈的,隨著身體的變化,他們的自我概念也在逐漸建構起來,而在這個發展建構的過程裡,孩子藉由與他人和環境互動,開始有了身體意象,建立自我認同、性別認同及自尊等,這個歷程中,整個與孩子關連的小系統到大系統(從家庭、社區、學校到社會)都環環相扣,每一個孩子會接觸到的人事物,特別是互動頻繁的大人和同懠對他的反應,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概念。

而自我概念從幼兒期到青少年期,都是很重要的發展階段,越早引領孩子從自己的身體意象開始有良好的感覺,就越能夠讓孩子發展較高的自尊,換言之,如果我們的孩子從童年就開始建構起對自己身體的自信,在成長的過程中,就不易受到外在的各種負面影響。

運用各種環保媒材,和孩子從繪製"我的分身"遊戲當中,一點一滴的深入認識和接納獨一無二的自己,是一個不斷發現驚奇與有趣對話的歷程,從遊戲中可以帶孩子玩出自我概念,現在就來玩吧!

詩作之一:我喜歡自己

一支筆 一張厚紙版 躺下去 描一描 哇!原來我長這樣!
兩顆眼睛 一個鼻子 一張嘴加個肚臍 哇!是我的分身!
美麗的衣服 大大的手錶 紅紅的心臟 好像都動起來了
哇!我好喜歡我自己!~ 蔡晨欣

詩作之二:

獨一無二的我 地板上的線條描繪了一個人形,這可不是事故現場…
倏地,人形躍起,與我四目相對,凝結的空氣中,我與他正對峙
我觀察著他的身形體態、找尋著他的弱點與強處
忽然,我明白了,那便是我,那是我與我之間的對峙
於是凝結的空氣消散了,我接受了他,我接受了自己
這本就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林暉盛

"我的分身"遊戲歷程

小叮嚀

  1. 如果參與活動的孩子是分散在國小一年級至國小六年級時,帶領者在活動過程中需要口號明確與具體,一個指令就是一個動作,這可以確保每位小朋友在活動過程中,都可以跟上活動的腳步,例如:在畫人形紙板時,帶領者要把指令下具體,現在我們開始描繪頭部,接下來描繪左手、右手以此類推下去,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如此一來,活動會更加流暢。
  2. 在描繪人形紙板分組時,可以運用大小配做分組,例如可以把六年級孩子和一年級孩子分在同一組,讓他們可以彼此互相協助,讓活動會更加順暢,另外,也讓小朋友學習到彼此合作,以及和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相處。
  3. 在回收的紙箱上描出身形時,會稍為比主人的身體大一些些,在割下紙型時會比較容易保持完整,並且有可以修改的空間。也可以讓孩子先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做為身形的主色。
  4. 裁分身時,視紙板的厚度,大人可以先用美工刀輕割,再讓孩子用剪刀剪下,這個裁剪的過程也很重要,儘量孩子自己操作,會多花些時間,但當分身呈現時,會帶來更大期待後的滿足感。(因裁剪紙板並不容易,雖然使用美工刀會比較方便,但是對於中低年級的孩子還是顯得困難;使用剪刀時剪久了手指頭會痛,剪刀若是不夠利,切割面也不太好看,都需要注意)
  5. 為分身畫出重要器官,以及後續的裝飾,除了畫筆之外,孩子的舊T恤、碎布、毛線,乃至廣告紙、塑膠袋…都能派上用場。
  6. 在團體中創作時,還可以讓孩子為自己的分身做一張"身份証",身份証的形狀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如手或腳、眼睛等,再寫上姓名、身高、體重、興趣、喜歡的食物…,然後掛在分身上。
我們一起分工合作,
一起把好朋友的分身畫出來吧!
這小女孩有一很特別動作~
屬於她獨一無二的分身!
大家都有一起幫忙!
銀玉老師在一旁協助同學!
哦~這樣!我的分身出來了!

遊戲中的對話

暑期中,光寶文教基金會的一群講師和台師大的四位實習生,一塊兒為萬隆教會的暑期營隊做團輔教案設計,同時透過在營隊的活動實作場域中,不斷的視現場孩子的狀況和需求,進行調整修正,這次為期四週十二堂活動歷程裡,以兒童自我概念做為主題,期待透過遊戲,讓孩子們一塊看見"生理我",以及深受系統影響的"社會我",當然還有那常常無法清楚表達的"情緒我",這整個的歷程,都期待能和孩子們一塊玩出、發掘出獨特"智慧的我"

要創作自己獨一無二的分身,起初,孩子們有些靦腆,要躺在地上,不能亂動,會畫成怎樣啊!?但是接下來,每個孩子都很認真的相互幫忙描身形,被畫的孩子起身,看到自己的身形時,臉上滿是笑意,一個又一個的身形被描繪完成了,然後是很重要的步驟──裁剪自己的分身,在小團體中,讓孩子們相互幫忙,一個完成才再裁下一個,這個過程有些長,但是在團體裡,孩子同心協力、期待的心情躍然在臉上和口裡。

一邊裁剪著自己的分身,孩子問「這個分身會做什麼啊?」,嗯,好問題,「你覺得呢?」「他應該會有能量吧!」帶著不太確定的語氣,孩子回應,「那要怎麼樣才會讓他有能量呢?」,想了一會,「我知道了,給他食物和養分」「喔!什麼樣的養分呢?」「陪他啊!還有抱抱他、讀書給他聽,他就會有能量了」「哇!我也相信,他會養出能量來」

你喜歡自己的分身嗎?「對自己身體感覺還好,可是想要減肥,因為我有肚子,長相普通」   

你對自己身體最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是?「最滿意自己的眼睛,有雙眼皮;最不滿意自己的地方:身材,肚子很大,還有身高不夠高」

做分身時候的感覺是?「很好玩,很滿意,因為我把它做得很漂亮」

也有孩子這麼說「我不喜歡這個分身」「喔!可以說說你不喜歡的地方嗎?」「剪起來不好看」「怪怪的,沒有眼睛鼻子、空空的」「那要怎麼樣才會讓你喜歡?怎麼樣才是好看的呢?」「我想要重新畫一張」、「我要給他畫上五官」…

遊戲後記

~by穎虹(台師大實習生)   

萬隆教會營隊的小孩子非常有創意與聰明,他們所給予的答案與回饋往往出乎我的意料,令我很震撼。教學相長,正是我在第一天活動中的體會。在活動過程中,我深深被小朋友的純真所感動。當我們身處這被渲染得不像話的世界,被大世界迫著圓滑、迫著虛偽與客套時,連我們自己都差點忘掉內心最深處的渴望──自己的單純與率直的簡單。很高興可以有機會設計方案並實作。跟小朋友接觸與相處,讓我了解到那笑容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在小朋友的身邊,儘管只是默默地陪著他們,聽聽他們的「童心未泯」、「童言無忌」,都會不由自主的微笑出來,原來這就是我所嚮往的國度。在這裡,我重新找到我遺失掉的童年,一切一切的兒時渴望,在這活動中一一實現。

曾經想過,有一天可以跟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完全明白自己感受與想法的人相處,「我的分身」就真正可以讓人體驗這種感覺。透過這個活動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結構,坦然的面對與學習接受。感恩活動的部分變得異常重要,教會我們如何去跟自己的內心自我對話,如何試著去調適與調整一些想法,如何去傾聽自己真正的渴望與需求。接納自己使顯得尤其重要,竟連自己都不欣賞自己,不接受自己,那又還能怎麼要求別人的接納與欣賞呢?

看到小朋友的分身一個一個的被裁剪出來,讓我有點小感動。試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那來的機會可以有一個大紙板,讓我們作這樣的一個帶有生命意義的活動?而平常在家裡,又怎麼有這麼多同伴與師長陪伴我完成一個成果?因此,更能感受到萬隆教會與光寶基金會的用心。同為家庭有某程度失功能,在缺乏資源的環境長大的我,也就更能懂得與體會兒童成長的過程與經驗,對自己人生的影響有多大。作為小孩子的我們,是多麼需要陪伴,是多麼需要有人從旁拉一把,更希望可以感受到那種被重視被需要的感覺。

活動小助理美恩的回饋:

我覺得大哥哥和大姐姐們想出來的這個遊戲很不錯!因為這樣可以使小朋友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可以更了解自己,也可以知道:哇~我長高了!哇~我該減肥了!等等…後來我也發現:在平常生活中這個遊戲算是很重要的!它可使你更了解自己,更懂得珍惜自己和愛護自己!是個很好的遊戲~大哥哥大姐姐你們好棒唷!

【遊戲寶盒】
  1. 我的分身,也可以用全開的牛皮紙來描繪,會比較容易裁剪,如果孩子做出興趣來時,可以用較薄的紙箱裁剪後做紙分身的襯底,也可以試試像玩拼圖一樣,把身體部位分開畫,再拼接起來,拼接的過程,還可以想想怎麼玩出創意來,例如:給自己的身體裝上翅膀…。
  2. 和孩子一塊遊戲,在遊戲中一點一滴的認識並接納自己的樣貌,並且透過手作玩出創造力,是遊戲的目的,這個過程裡,接納不完美、等待、聆聽和對話是最重要的,做為一個陪伴者,在活動之後,若能夠回顧歷程,做些記錄和反思,就會發現原來身為大人的我們,常常心急和想要完美,而很快的接手協助孩子,孩子們就少了學習摸索的機會。
  3. 與孩子對話時,多運用開放式提問,例如「那要怎麼樣才會讓你喜歡?」「你覺得呢?」當孩子回應時,帶著笑容聆聽,「哇!真的嗎?我也想試試」的回應,能夠鼓勵孩子們繼續表達,即便孩子拋出「好無聊」、「不好看」時,可以帶著好奇提問「你覺得怎麼做才不無聊?怎麼樣才會好看呢?」提供孩子可以思考和自己提出解決的創造機會,能夠讓遊戲持續及從中發現有趣的地方喔!
(本期電子報特別感謝師大實習生、活動小助理美恩、萬隆教會營隊及萬福國小學生們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