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作品分享~兩醬情願】 
           
          
            
              | 作品名稱 | 
              兩醬情願 | 
             
            
              | 作者 | 
              汪揚、汪道勤 | 
             
            
              | 作品呈現 | 
                | 
             
            
              | 作品介紹 | 
               從祖、孫兩代人做的炸醬中,激盪出整個三代家族深厚的情感,作品因此應運而生。當孫女(作者堂姊)知道之後,也二話不說的做了八張畫,描繪我們家族從三十八年來台開始,生活的辛苦、第二代孩子的出生、每個孩子經歷的戀愛、結婚,與結婚和第三、第四代的出世,以及作為這個家族靈魂人物的奶奶,她在這幾十年當中那份無悔的付出。  | 
             
       
          『兩醬情願 』 ◎汪揚 
          相片裡兒時的模樣 記錄著年少的時光  
          曾經在你我的心中 奶奶的炸醬  每一餐都有它 
多年後我們都成長 告別了青澀和迷惘  
曾經在你我的心中 懷舊的炸醬  是否已遺忘?  
人生的過往  有許多惆悵 奶奶的禱告卻陪伴我成長  
路依然漫長  不失去盼望 我擁有整個家族做我的Back up  
生命的步伐  越走越堅強 祖母的叮嚀要我們依靠祂 
祂是我力量  祂指引方向 我們的日子有夢想  有燦爛的陽光  
           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黎巴嫩詩人紀伯倫(Kahlil Gibran)也說:「父母是弓,子女是箭,子女是借父母之力射向自己生命的遠方。」這是說,家庭裡父母是孩子生命性格塑造的源頭,若父母怎樣對待孩子,孩子也會複製父母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甚至下一代,所以每個家庭才會有這本難念卻又特別的經吧。      
          但是這本經真的難念嗎?見仁見智囉!至少在我們家族中,從大家長「奶奶」來的教導,讓我們這個小家族,不論是從民國三十八年開始的一代兩個人,到現在的四代十八個人,真的都是兄友弟恭、母慈子孝、婆媳相親、妯娌和睦,著實讓認識我們家的人都羨慕不已。      
          而我們家會如此美滿我想這並不是個偶然,或許這要從我為什麼那麼喜歡吃炸醬麵說起:      
          我的奶奶有五個小孩,身為軍人的太太,他們住的是左鄰右舍十分擁擠的眷村裡。在那個什麼都缺乏的年代理,要拉拔這五個孩子長大,都是男孩,還要讓他們盡量唸書,真的很不容易。  
            
          說真的,這份辛苦並不是我這個第三代能體會的。但我知道,就算奶奶的五個孩子都長大了,有了工作也成了家,她卻沒開始享福,仍然為著子孫們掛念操心。她知道孩子們在經濟上並不寬裕,工作很忙時間也很長,所以奶奶就時常燉煮些東西給她的每一個孩子的家庭。 
           所以,我小時候的記憶,就是奶奶常常給我們煮些美味的好料。並不是什麼名貴的東西,就是些豆乾、海帶、雞翅等滷菜,還有的就是一大鍋的炸醬。奶奶的炸醬從小學就陪伴我,一直到高中的初期,我的便當裡它是經常出現的角色。早餐可以是炸醬饅頭夾心,中午便當是炸醬配飯,放學我先到家就下個麵拌上炸醬等家人回來一起享用。         
          雖然炸醬是這樣高頻率的出現,對我並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對我的妹妹來說,上了國中的她開始受不了了。尤其是當在學校看到同學的便當五顏六色、菜色豐富,對比之下,她的便當單調也不好看,所以毅然決然的用不吃來表示抗議。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大概是在我高中吧,家裡的冰箱再也沒有炸醬的蹤影了,當然我也是不以為意的繼續長大,直到後來才知道,奶奶年紀大了,已經沒有力氣為她的子孫作這樣一大鍋一大鍋的家常菜了。而在這沒有奶奶炸醬的十年裡,每逢看到有炸醬麵的招牌會是菜單,我都會情不自禁的就給他點了下去,但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只當作我有一個這樣的嗜好吧。      
          近來,我開始學習做菜給很多人吃,例如負責教會週日的愛宴、或是週六社區活動後的午餐。有一次我想要嘗試製作炸醬麵,於是上網找了食譜,就開始製作。作炸醬其實不難,只是要費的功夫多,各式材料都要切的細又細,這才順口。    記得那次,從中午開始做到晚上,當鍋蓋揭開的那一刻,我整個人愣住了:「這味道好熟,好想在哪裡聞過?」。於是,塵封了十年的記憶,就此打開了,「是奶奶的味道!」當下我馬上向我的家人訴說我的興奮,而他們提議:「現在,讓我們把炸醬帶給奶奶吧!」 
             
            於是,我明白我為什麼這麼喜歡吃炸醬麵了,我想,我就一直在找尋生命中曾經擁有但已經失落的味道吧!但還有一點不明白,就是我是怎麼找到的?是誤打誤撞找到一份對的食譜?應該不是,網路上大家的食譜都差不多;還是我用了什麼特別的材料?應該也不是,我買得食材都很常見,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在我印象中,奶奶炸醬的食材並沒有太特別。  
          最後,我比較了作法發現了一個解釋:「奶奶的味道,是來自為所有孩子做一整鍋的心意,而我也剛好是要煮給很多社區的老人家吃,所以煮了一大鍋,在這樣的機緣下,當我們學習奶奶關懷與分享那樣無私的愛,才能發現藏在其中的那份味道。」 
           因此有了這個「兩醬情願」的作品發想,從兩代人做的炸醬中,牽出三代整個家族深厚的情感。而我的堂姊知道之後,也二話不說的做了八張畫,描繪我們家族從三十八年來台開始,生活的辛苦、孩子的成長、第四代的出世,以及奶奶作為我們汪家的靈魂人物,所付出的那份真情。  
          故事說到這裡要進入尾聲,希望我們家的故事能為您帶來一點溫馨的小確信,也從畫板上的圖畫、照片與詩歌中分享我們家從天父那裡得到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