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聯絡我們 
首頁 >光寶書櫥 >社區認輔專書 

神奇的圓圈

書名:神奇的圓圈
合著:陳意文、陳德泉、黃文綺、楊俐容
出版:光寶教基金會
出版日:2004年12月
執行長序──認輔工作者在社區的深耕與生根 ◎張豫偉  
編者序──神奇小圓圈的近親與遠親 ◎魏麗貞
   

 小小戲劇種籽營、遊戲故事營

◎黃文綺
玩戲劇談戲劇
03
多元小團輔戲劇活動
09
嬉遊故事活動概念
25
多元小團輔遊戲故事
27
 
 遊戲治療方案設計 ◎陳意文
遊戲治療方案設計
39
 
 兒童小團體活動 ◎陳德泉
兒童小團體活動帶領人培訓
55
小團體活動帶領技巧
58
第一階段的小團體活動
60
第二階段的小團體活動
87
 
 小小領袖養成營 ◎靳東美
92學年「小小領袖養成營」實施計畫
124
92學年「小小領袖養成營」成員推薦說明
126
「小小領袖養成營」活動紀錄
129
「小小領袖養成營」活動邀請函
130
「小小領袖養成營」榮譽卡設計
131
情感教育訓練活動設計
132
認輔後花園
184
   
 我好,你也好 ◎楊俐容授課 靳東美紀錄整理
「我好,你也好」概念篇
196
「我好,你也好」活動篇
203


認輔工作者在社區的深耕與生根


  光寶文教基金會係光寶科技公司所支持成立的非營利事業,是企業回饋社會的一個典範。企業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其目的是追求合理利潤,所憑藉是良善的經營管理得以不斷地成長,然而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所累積的利潤除了投資再成長外,更重要的是將部分利潤支持教育、文化、藝術、慈善等社會公益以促使整體社會向上提昇,這更是現代企業應有的使命。因此,光寶關係企業有幸能提撥部份利潤以支持文教公益事業,這不僅是一種善行,更是企業“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應盡的社會責任。

  營利事業賺取利潤要投入極大的努力,非營利事業奉獻社會為達到預期果效更要付出相當代價,光寶文教基金會歷年來在推動社區文教工作方面,投入了相當的人力物力。其中一項公益事業“社區兒童認輔志工團”已經發展了七年,認輔是認養輔導的簡稱,本會召募國中與國小的愛心家長,給予輔導專業訓練,經過基礎訓練後加入認輔志工團,與學校輔導室配合,關懷並輔導個案。這些個案的問題大致可從課業、行為及情緒上觀察出來。輔導的方式有個別輔導及團體輔導。本會的主要任務就是建立認輔系統,協助各志工團隊成長並推廣至全國各國中小,也應用了政府相關單位的資源。目前累積五十餘所學校,平均每所學校認輔志工20餘人,尚有數十所學校正在等待進入這個認輔系統。

  傳統文化中有個道統觀念: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面五項是從個人成長的角度出發,然後到家庭、國家、天下。若以當時國家土地的大小及人口數量,用現在的觀念來看,大概就是城市或鄉鎮,是一種社區的概念。“社區兒童認輔志工團”的基本想法亦是如此:我們先從認識、發展自我開始;再進入家庭中學習,營造學習型家庭;尋求志同道合的人組織成長團體,每個人在團體中學習及成長;將學習性質團體提昇至服務團隊,針對所處社區需要提供服務;這類團隊愈強愈多,終將促成社區的生活品質不斷提昇。

  推動認輔系統是極其艱難的工作,需要有志之士長期投入的決心,我們願以小草自居,雖然看似微小,但生命力卻旺盛,繁殖力也強。為了使工作能不斷深耕與生根,出版是很重要的任務,之前的專刊系列多將過去認輔珍貴的實務經驗整理彙編,盡保存、傳承之責,豈料推廣與回饋熱烈,造成零庫存現象。本專刊收錄的是陳德泉、陳意文、黃文綺、楊俐容等資深講師,多年來在不同認輔學校上課的講義集與活動集。在此呈現的只是部份內容與骨架,有汗有淚生命轉變的歷程,參與的志工們自有體會。編輯群本身對帶領小團輔也深具經驗,將反覆使用後確定好用的教材嚴選出來,相信此刊對認輔工作及社會有極大助益。(張豫偉~本文作者為光寶文教基金會前執行長)

編者序
神奇小圓圈的近親與遠親

  認輔服務早期的Logo是「真誠關懷、自在陪伴」,只是八個字,卻隱含著助人專業上的態度與定位。落實在三、四十所結盟學校進行的方式,不外乎個輔與小團輔兩種,或者是兩種交互使用。而志工本身的訓練,也多以「種籽師資課程」與「DIY讀書會」二種分流方式進行。林林總總混和著成長、訓練、支持、服務等不同需求取向的自助性團體,志工們幾乎都感受到了「小圓圈」的威力與神奇,體驗與帶領過後,又愛又怕又想一窺究竟,同時出版的這二本認輔專刊系列可以化解很多疑慮,其一是黃月霞老師的「兒童EQ教育訓練手冊」,另一是「神奇小圓圈for kids」,兩刊對訓練者或被訓練者;For moms or for kids、、、,因著使用者的不同,在寬度的選擇上或深度的發展上都可各取所需。


  「神奇小圓圈」不能小看它的「小」,它曾與達爾文的進化論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並列為對人類影響最深遠的三大發明。在讀Yalom而重新認識團體治療這個大家族後,尋根認親的過程中可喜的發現是,無論「師資版」或「種籽版」都是一路演化出來的遠親,因為主題類型的不同(親職效能、生命兩性教育、社會技巧、情緒管理、單親家庭、都市原住民、跨文化移民、、、等);實務操作善巧的不同(親子遊戲、心理劇、焦點解決、敘式療法、完形、NLP、家族排列、、、等);需求評估與優先關懷順序的不同(災難危機處理、中輟生、文化不利、弱勢風格學習、、、等)、、、,我們沒有畫地自限,沒有近親繁殖,不同校園與社區的土壤孕育出各領風騷的小團輔面貌,然而在枝繁葉茂、長相各異的背後,理念的充實與支撐,方案的設計與開發,是一直不敢懈怠的。

  二專刊所呈現,無論是理念參考、介入策略、對象篩選、方案計畫、家庭作業、、,多屬外來移植的材料,拿來跨文化使用,在本土經驗轉化過程與適應依循上,都會遇到難處,推展時的準備與說明非常繁複,學校行政企劃方面,怎麼招生、帶領、紀錄、評估?怎麼撰寫邀請函、家長同意書?認輔各校早有不同版本,但多是講師、輔導室與帶領者的三角企劃,只有少數幹部可以參與討論規劃,甚至可以獨立架構,以致很多實務認輔工作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且不同的講師在不同的學校所承傳出來的講義或筆記,或公開推廣或私下流竄,在使用時常常陷入同門師姊妹招式卻五花八門的境地。在此要感謝講師們不藏私地將一些秘密裝備貢獻出來,若遇志工們在討論爭吵時也算有個溯源。

  在編輯的過程中,似乎又回到老師上課的現場,依稀聽得到某些團體成員的分享話語。而讓我感動的是看到當初夥伴把老師的活動,經過不斷的討論、演練、試用、編修、再用、再修、再編的「後教師」版,那是經歷過數百回合的「真實生命」版。只是篇幅有限,種籽發芽的版本很多很多,就算很相似的媒材,個別性的偏好還是會非常不相似,在此只能選取部份先解解饞,下一輪出版品的提供者可能就是正在看此刊的您,真的,不要懷疑。(魏麗貞)